如今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量达2.5艾字节,相当于7500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总量。作为知识中心的图书馆,在2025年将会变成什么样子?10月31日,来自中国、美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位图书馆专家聚首湖北武汉图书馆汤湖分馆,就这一议题进行研讨。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吴建中表示,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主,第二代图书馆以外借为主,而未来的第三代图书馆则会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全球已经有不少图书馆着力于空间再造,如英国伦敦的‘概念店’、美国田纳西州查特奴加市图书馆的‘创客空间’、芬兰赫尔辛基市图书馆的‘城市办公室’等。”吴建中说,“特别要介绍一下‘城市办公室’,它源于社会上流行的‘联合办公’,图书馆提供了一个空间,让更多的人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交流和切磋,让知识分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陈丽霞也认为随着数字化发展,图书馆作为交流空间的作用应该更为突出。“我们大学图书馆的第5层原来有各种期刊,因为期刊可以用电子的形式阅读,我们现在就把书架都移走了,拿出更大的空间作为综合研习坊,这样人们可以坐在一起喝咖啡、吃甜点、共同交流新知,我们也为他们配备了电脑、IMAX、数据器、打印机等等,受到了读者的认可和欢迎”。
杜克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安·埃尔斯则描绘了在美国的日常工作图景:“我们有多媒体的生产工作室,我们的学生或者我们社区的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我们的电话会议系统、3D打印、录音间等设备,他们还可以在这里进行视频制作等一系列活动,我们的职员可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告诉大家应该怎么样操作。”
天普大学图书馆馆长约瑟夫·露西亚则透露了他所在图书馆即将发生的变化:“我们的新图书馆将于2018年夏天完工,那里将有2000个座位,除了普通的阅览室,还有写作中心、学习中心、教室、多功能学习室,以及众创空间、大学出版社、视觉化实验室等。”
“我们以前谈到传统图书馆,一直引用的数据都来自美国纽约皇后区图书馆,因为它在全美图书馆外借图书册次的排名上始终是最高的。最近,我看了这个馆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到这个馆过去80%的业务都是图书外借,现在外借业务仅占30%,他们将70%的精力放在非传统业务上,比如说交流、研讨、讲座等等。”吴建中表示,图书馆的巨变已经开始实实在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