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6年举办第一届数据应用开发竞赛后,上海图书馆、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上海图书馆基地再度打开数据“宝库”,今年的竞赛主题为“名人手稿及档案”。
上海图书馆蕴藏丰富的家谱等史料“矿产”,需要社会智慧共同“开发”,让读者更加便利、简单地使用庞大的家谱数据库,最大程度释放平台中数据的价值。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介绍,上海图书馆拥有丰富馆藏,但人员精力和财力有限,因此,上海图书馆愿意开放出原始内容,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加工数据,最终让读者获利。2016年,共有60个团队141位参赛者共同探索家谱数据的潜在价值,激发数据创新活力。
除家谱文献外,上海图书馆的名人手稿及档案文献收藏与研究亦是一大亮点。本次竞赛开放数据内容为上海图书馆馆藏的24万余种手稿及档案的元数据,其中包括私人信函电报12万余通,珍贵的创作手稿1万7千余种,谕旨奏折公牍条约1万4千余种,合同章程4千余种,照片及音像资料1万8千余种等。这些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名人手稿与档案,横跨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近两百年,为研究近现代历史、人文、经济、社会等问题的宝贵资料。此次开放的数据共涉及名人近5万人、地点2千余个,数据量和数据类型远超去年。
据悉,竞赛面向全社会征集移动应用产品原型或服务创意,可以利用但不限于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及档案开放数据,参赛者可发挥想象,利用各类互联网开放数据、关联数据或自有数据进行混搭融合,尤其鼓励以机器学习的方式优化数据并发掘数据的无穷价值。参赛者可1人或多人成队,通过竞赛官网于4月30日前报名参赛。5月10日,主办方将举办名人手稿和档案数据接口方面的解读及培训。各团队于8月11日前通过网站完成作品提交,主办方将从创新性、可行性、技术含量、交互体验及开放数据利用程度等方面,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9月上旬公布竞赛结果。